AI 产品如何做产品定位分析?

~ 个人背景:因为还属于产品大白,对商业化还不够深入了解,正在积累相关知识。只能先凭借自己的感觉来理解 AI 产品的方向和定位。

AI 产品在做产品定位的时候,比常规产品要考虑多一个维度,就是算法和数据规模的问题。这也是 AI PM 比常规 PM 要求更高、工作更难的原因,因为产品中的很多环节都要多考虑一个 AI 的维度,这个维度可能会将原有的问题复杂化,或者是需要提炼出更高的抽象层级。

关于产品定位,也是我在刚开始接手写匠产品时面临的比较大的困难。我刚入职的时候,除了做竞品调研和相关资料分析以外,最重点分析的就是产品的目标和定位的分析。

首先,先确定公司核心业务背景,以及自身基因,再确定是以技术(AI)导向,还是以用户需求导向的产品方向?

技术导向 or 需求导向

如果是以技术导向,需要在产品定位预设之前将所有对技术有利的因素考虑进来,比如在什么市场或场景下的数据规模最庞大、对算法最有利?产品的目标是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数据,不断优化算法,然后产品朝着技术发展的方向前进就是了。

如果是以需求导向,优先考虑的是产品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、产品方案是否能解决、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。然后在实现方式上才考虑技术手段,是否能用 AI 实现、AI 在产品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需求导向的产品定位,可能要对数据规模大的市场划分做一定的取舍,因为产品的定位有可能不会切入这个市场。如果 AI 无法解决这些需求痛点,要以其他的方式来解决,那么这个产品也可能不属于 AI 产品了。

当然你会说,不论做什么产品,当然是会找到体量更大的市场来做。但是,需求更强的市场和数据规模更大的市场,有正向关系吗?

比如我们做的是文字检查的产品,主要功能是校对,那么以下有好几类目标市场和受众场景,我们如何判断和选择首批冷启动用户呢?

一个网络小说作家,每天写作到深夜,要架构故事的情节,编写人物对话等,但是创作之外还是要考虑一些行业规则,比如避开各种网络安全监管等…

这类用户对文字检查的需求非常强烈,但是这个市场的规模量级够大吗?产品能帮用户检查他想要的文字错误吗?他们对算法的容错度有多大?

再举一个出版社编辑的场景,需求就不必说了,他们每日检查文章的数据规模非常大,但是他们对校对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,我们当前的 AI 技术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能否达到对方的预期?他们短期内能接受什么水准的产品呢?

所以,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同时满足数据规模大、需求又很高频、痛点很强、对文字检查的质量要求也不算非常高的场景呢?

比如新媒体编辑、广告文案、公文报告、论文写作、学生作文培训等各类需求场景的区别是什么?

所以,在做产品定位的时候,除了考虑产品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还要额外考虑和 AI 有关的因素。

需要考虑哪些 AI 因素

  1. AI 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?
  2. AI 在什么场景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?
  3. AI 的技术瓶颈有哪些,用户的容错度多高?

AI 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?

我的理解,AI 产品一是要解决哪些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(比如 CV 的无人驾驶、NLP 的语义分析),二是要解放人们重复性劳动的问题(比如自动身份验证解放人工审核、无人超市解放收款员)。

AI 在什么场景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?

人工的优势是:可以解决创造性质的问题,复杂判断的问题。而 AI 的优势有哪些呢?在什么场景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?

(1)数据量规模庞大,人工速度拼不过的时候,比如:

  • 在机场安防监控,肉眼一个个识别 拼不过 AI 人脸1:N快速识别;
  • 快递行业尤其是双十一,每天都几百万的数据量,在做分拣时候,工业拍照扫描分拣和肉眼分拣都经常出错,10%-20%的出错率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;
  • 出版社、公众号编辑每天会处理大批量文字;

(2)简单且重复、精细的,人肉无法快速识别时,比如:

  • 简单+重复:
    • 快递员每天都要发快递和联系收件人,而输入快递单里的手机号会很辛苦,内置系统通过快递单 OCR 识别能快速发送到联系人;
    • 微信编辑写完文章还要人工做枯燥重复的文字检查,速度很慢,出错率高,急切需要提升文字的发布速度;
  • 精细:
    • 检测人脸中两只眼睛的距离,机器是可以计算的,而肉眼做不到;
    • 处理初级的错误,如形近字,肉眼也看不见如此微妙的错误;

AI 的技术瓶颈有哪些,用户的容错度多高?

AI 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有监督学习(有明确定义的输入和输的条件和标准)的效果会比较好,比如校对词典收录了判定了对-错的词典,词典越大,准确率就越高。但是不可能收录所有的错误词典,因为人工收录和标注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,即使可以,也可能会造成数据冗余(因为不是所有场景的文字都会包含这些词典),加载速度慢等其他技术问题。

如果用半监督或者是无监督的方式做算法训练,可以省去标注的成本,但也可能无法达到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目标,预期效果不一定好。比如无法精确判断一句话的表达是好或坏,即使能,现有技术也只停留在浅层的语义分析,无法分析背后的「弦外之音」。所以在产品上线后依然需要根据用户和数据的反馈,或者是二次标注才能调整算法的效果。

所以在早期,面对 AI 的技术瓶颈,目标用户的容错度有多高?关键问题是什么?产品功能和底层算法,分别能解决用户需求到什么程度?是否全部都要解决?

然后再分析去确定产品和市场定位是什么,击中哪个目标市场和用户场景,以及要获取怎样的首批启动数据。

~ 这个产品在之前两年一直处于研发和Demo状态一直没有做起来,后来分析也有部分原因是产品定位没有考虑到上面这些因素,从源头一路错下去,所以 AI PM 最开始还是要先思考做正确的事,然后才是如何正确地做事。


  • created,170820
这是我的原创文章,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打个赏~